春秋后期,异族陈氏取代齐国政权的过程

分封制不仅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促进了诸侯国制度多样性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采邑发展以及卿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直接影响了诸侯国政治道路的发展。

齐国作为周王首封国之一,其政治特征是公族之卿和异姓之卿联合执政,随着卿族势力的发展,卿族之间为了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齐国自立国以来,奉行“尊贤尚功”的方针政策,在执政方面开启公族之卿和异姓之卿联合执政的局面。

齐国的公室卿族主要有国氏、高氏(出自高傒)、崔氏、庆氏、栾氏和高氏(出自齐惠公)等,异姓卿族主要有管氏、鲍氏和陈氏(田氏)等。齐国的公族之卿和异姓之卿联合执政在前期确实让齐国迅速强大,开创了庄、僖小霸及五霸之首局面,但是发展到后期,卿族之间的斗争以及卿族与王族之间的斗争激烈,君权不断受到挑战而渐趋衰落,直至最后被卿族倾轧。

陈氏从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奔齐,至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陈成子弑简公,在齐国的发展前后大约一百九十年。这不仅是姜齐政权从盛向衰的过程,也是陈氏从一个异姓小卿坐大到专权最后取代姜齐的过程。本文将以君权与卿权之间的斗争为主线,分析了陈氏取代齐国政权变迁过程与情况。

一、陈氏在齐国的早期发展

刚到齐国的陈氏深知自己势力弱小,无法同其他卿族争权,并且不能显露锋芒以防被其他卿族注意,所以此时的陈氏是处于一种坐观其他卿族争斗、默默发展自己势力的状态。

在齐桓公想要任用敬仲为卿时,陈完拒绝说:“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齐桓公只好让他做工正。可以看出,陈完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卿族的排挤打压,不居高位。陈氏从陈完到陈文子一直都是采取这种做法,并且很少参与到其他大族之间的争权斗争。

二、陈氏的崭露头角

陈文子死后,从其子桓子开始,陈氏开始在齐国崭露头角。《左传》记:“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史记》云:“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田桓子曾受命担任齐楚联盟的使者,出使去到楚国,以对抗晋国及其盟国的会盟。

在栾、高、陈、鲍氏四家联合灭庆氏时,虽然是以栾氏和高氏为主导,但是陈氏也起了重要作用。可见,陈氏已开始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此时,齐国统治者对百姓剥削严重,“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就在百姓无所依靠之时,陈氏采取亲民惠民政策,以自家的大斗借出粮食,用公家的小斗收回粮食,帮助百姓。这一举措,使得齐国百姓纷纷投奔陈氏。

晏子也感叹说:“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史记》云:“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晏子多次劝说景公无效,在访问晋国的时候,晏子跟晋国大夫叔向做出了“齐国之政其卒归于田氏矣”的大胆预测。由此可见,陈氏一面开始参与到争权斗争中,一面帮助百姓以收买人心,其发展策略卓有成效。

三、陈氏坐大

齐景公时,陈氏虽逐渐受宠,但是当时掌权的还是栾氏和高氏,且公族之间斗争仍然非常激烈。栾、高氏当政,专横跋扈,任人唯亲,“削弱了公室的统治力量,引起了齐国政权的动摇”。陈氏苦于无法正面对付栾氏和高氏,于是想挑起栾氏和高氏内讧。

齐景公十四年(公元前534年),子尾刚死,子旗想兼并高氏的产业,就杀了高氏的家宰,引起了高氏的强烈不满。陈桓子趁机唆使子良攻打子旗。子旗听说后赶到陈桓子家,陈桓子转而告知他子良兴兵的事,并且表示愿帮助子旗攻打子良,但是子旗却没有相信陈桓子的话。

栾氏和高氏皆“嗜酒,信内,多怨”,他们势力远远强于陈氏和鲍氏且又不喜欢陈、鲍二氏。陈氏就想利用栾氏和高氏之间的不信任,联合鲍氏主动发起进攻。

齐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32年),有人告诉陈桓子说,子旗、子良打算攻打陈氏和鲍氏。陈桓子和鲍文子都下发军备,准备出战,同时又派人去打探栾氏和高氏的情况,才知道他们正准备宴席饮酒并没有兴兵的意思。

陈桓子深知机会难得,就说:“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酒也,先伐诸?”于是陈氏和鲍氏突然袭击栾、高氏,在稷里和庄里战胜栾、高氏,后又在鹿门战胜栾、高氏。最终栾、高氏逃亡到鲁国,陈、鲍二氏瓜分了栾、高两家的财产。随后陈桓子接受晏婴劝谏,将所得财产归公,并且请求养老于莒国。

陈桓子还召回公子山等贵族,分别归还他们的封地和财产,“皆益其禄”。“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之贫约孤寡者,私与之粟”,认为“能施也。桓公是以霸”。齐景公赐予陈氏莒国城池,他婉拒。最后,陈氏终于接受高唐为陈氏封邑,“得到了独立发展的根据地,奠定了陈氏夺取齐国政权的基础”

陈氏灭栾氏和高氏后,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但齐国真正掌权的是高、国二氏。陈氏要想独掌政权,就非除去国、高二氏不可。齐景公晚年,特别宠爱孺子荼,想废长立少,立荼为太子。陈氏投其所好,支持立荼为太子。

但是遭到了晏婴的坚决反对,他说:“今君用谗人之谋,听乱夫之言也,废长立少,臣恐后人之有因君之国以资其邪,废少立长以成其利也”。然而被蒙蔽的景公根本不听晏婴的劝诫,“使国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群公子于莱”,结果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大变乱,群公子出奔外国。

陈氏的陈僖子“却一反往日废长立少的主张,以废少立长为号召,再次使用阴谋手段,发动了驱逐国、高氏的政变”。陈僖子一面假装效忠执政的国、高氏,诡称群臣不服从国、高氏的执政,想要铲除国、高氏;一面又在诸大夫面前说国、高二氏要铲除诸卿,应该先发制人去掉他们才能保证君王的安定。

陈氏就这样两面三刀,欺诈挑拨国、高和其他卿大夫的关系。最后,陈氏阴谋得逞,陈僖子、鲍牧等人联合其他各大夫,率领众人攻入公宫,而国、高二氏仓促应战,结果大败。国夏逃奔到莒国,高张逃奔到鲁国。

四、陈氏倾齐

陈氏铲除高、国二氏后成为齐国的执政卿族。晏孺子元年八月,陈僖子派人接公子阳生回齐国,于同年十月拥立阳生为君主,并要挟群臣订立盟约。当有人质问订立盟约是谁提出来的时候,陈僖子却诬陷当面指责说是鲍氏下的命令。

鲍牧意识到此时陈氏不再是自己的盟友,为了避免遭遇杀身之祸,只好承认是自己下的订盟命令。公子阳生即位后,大杀景公旧部,而且也杀了晏孺子。而陈僖子因拥立有功,升为相,实际上掌控了齐国大权。齐简公宠任阚止,让阚止与陈恒为左右相。这是陈氏不愿看到的情形,害怕阚止消灭陈氏,于是陈氏又先发制人消灭阚止。

就这样,陈氏铲除其在齐国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齐简公作为齐国的国君,此时已经毫无君权可言,只能任陈氏宰割。不久,陈氏劫持并杀害简公,拥立平公。平公即位后,陈恒为相。

平公五年(公元前476年),陈氏彻底剿灭鲍、晏、阚氏及公族之强者,同时将自安平以东(今临淄东部地区)至琅琊(今山东青岛地区)的广大地区割给自己作为封邑。自此,陈氏封邑面积超过公室地盘,陈氏完全垄断了齐国政权。

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1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成为齐国国君。这也标志着陈氏实现了其从卿权到君权的转化。陈氏从一个异姓小族,慢慢铲除自己的竞争对手,逐渐发展成为执政大卿;一步步笼络人心,获得百姓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独立发展的根据地。而反观齐王,却逐渐失去了民心,权力也一步步被架空。

五、总结

综上所述,齐国政权出现变迁,有着深刻的原因。公室内部,卿族争权内战无止无休,损耗国家实力;姜齐君王不爱民恤民,剥削残酷,逐渐失去民心;允许异族卿族参政,却又不能和楚王一样掌控卿族势力的发展,君权逐渐失去对卿权的束缚力,甚至被卿权所压制,导致政权统治不稳定。

在如此情况下,异族卿族陈氏抓住机会,利用小恩小惠获得人心,民归之若流水,爱之若父母;在消灭栾、高氏后,能将产业充公,更是让陈氏获得一片拥护声;又深知齐国国君多信内宠,于是两面三刀,权柄日大,杀公族、废立国君,最终取代姜齐政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一路走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义门陈”

2022-12-19 13:53:11

资讯

江州义门陈宗谱与古籍的差异

2022-12-21 9:01: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