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百家姓之陈姓由来

永定陈姓均为颍川郡。三皇五帝时期,黄帝为开国元祖,为捍卫政权,他发明了战车,战车象“陈”。他经历了五十二战,在烽烟滚滚的战场上,前阵旌旗猎猎,后阵兵马蜂涌,战车中阵威凛。“阵”后为“陈”,成了陈姓的起源。

陈,以国为姓,出自河南淮阳,国都宛丘,国名为陈。陈姓始祖满公传至第四十二代,亦已枝繁叶茂。满公第四十三世陈实,世居颍川,在乡里任职期间平心率物,遇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百姓以安,贡献良多。颍川陈氏满门显贵,成了望族,陈实为陈姓颍川郡望的一世祖。

永定陈姓分布在21个乡(镇)79个村,繁衍最高19代,最低29代共8751户293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按全国300姓氏排列为第五位。

第一节源流

一、入闽

(一)陈魁、陈璋入闽

南北朝后期,陈胡满公第六十世陈霸先于555年立为陈武帝,由于后主陈叔宝荒淫误国,被隋朝所灭,陈朝皇室家族流于庶人,不得不离开京都,分散落户。直至陈姓第七十二世陈伯宣举家迁徙隐居于江州,成为江州义门陈氏的开居派祖,并倡议义门重聚,得到响应,使陈朝皇室分散各地的后裔又重聚江州义门(今江西九江),成为举世闻名的陈氏家族。

义门重聚后,陈氏家族繁荣昌盛,全堂3700余人。由于声望过盛,引起朝廷关注。宋嘉礻右七年(1062),宋仁宗下旨分析,八十二世的陈元分得江西仪庄,并举家在此开基创业,繁衍生息。陈元生九子,即陈希、陈显、陈南、陈越、陈鸿、陈琦、陈魁、陈辅、陈璋。

南宋末期,金兵入侵,蒙族南犯,社会动荡。福建宁化地接赣南,与江西交界处有武夷山脉环绕,是自北南下的屏障,且此地兵事较少,是栖息避难的好所在。其次,宁化属汀州府管辖的一县,上祖陈剑又在汀州为官,正是陈朝皇室家族立足求存谋生之处。陈元智谋高略,又决定将九子散居于原中原以南地区和闽粤赣边三角区。其中七子陈魁率族众97人迁徙福建宁化石壁,九子陈璋带家口87人迁居于福建泉州,支分兴化(今仙游县)。

(二)陈雍入闽

陈姓第六十一世陈雍,因兵乱,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迁徙于福建南剑州沙阳贡川(今为永安市),故有贡川陈之称。

(三)陈群入闽

陈姓第八十二世陈旭,从中原皇室南迁,生三子。其中三子陈群于宋高宗时迁入福建汀州府。

二、繁衍

陈魁,字参琉,宋朝进士,妣李夫人和刘氏一娘,从江西江州义门入闽后定居宁化县石壁陈德村(今为南田村),生昆、仑、嵩、岳、峰五子,分别居住在石壁村的葛藤凹、水南坝和石寨寮坑等处。

宋代,宁化石壁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7人。当地谱牒记载为“土旷民稀,而业农者鲜,悉籍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工力不给废”。所以,陈魁劝导其五子昆、仑、嵩、岳、峰,只要勤劳下苦,不懒惰,则完全不愁无开垦耕种之地。此外,当地处于南方山区,农业耕作主要梯田种植,有丰富的山溪泉水之源,基本可以旱涝保收,与中原地区和饱受战乱的荒乱之年相比,此地乃是“世外桃源”,是谋生的一块乐土。这样,兄弟五人得到了安身之处,在宁化石壁留居了100余年,足有五代人之久。

陈璋(陈元九子),号龙濉,入闽时仕宋任泉州、莆田兵马,定居于泉州兴化庄,生一子陈振。

陈雍入闽后定居于紫金县(今永安市),在那里发展农业,建立城池,当地传为佳话。

陈群(陈旭之三子,陈魁之堂弟),名才仁,入闽后定居于汀州府的芒畬,后因兄弟不和移居长汀东陂岗陈屋村开基创业,在陈剑的影响下,陈群辛劳操作,照样百业兴旺。陈群妣钟氏生二子:陈大郎、陈四郎。

三、播迁入永

宋末,爱国将领文天祥等举义抗元,赣南、闽西一带有不少原中原“客人”毅然参战。由于战争动荡,陈魁长子陈昆、次子陈仑携后裔迁移归化、兴化(今为明溪、仙游、莆田、宁德)一带开基;三子陈嵩携后裔徙迁连城、武平到上杭,后为永定开基始祖;四子陈岳、陈峰则迁徙广东省梅州、蕉岭、大埔、上杭、永定一带开基,昆、仑、嵩、岳、峰五兄弟各成派系。

南宋末年,入闽居住于南剑州沙阳(今永安市)贡川的陈雍,其第十七世裔孙陈五八郎转迁于漳平永福蓝田,为蓝田村开基始祖。永福陈五八郎第八世后裔陈本仁之长子陈舜珪又迁移永定抚市五湖泮坑;三子陈舜乔,字隐翁,迁移永定原太平里白沙坑、墩上(今为高陂镇西陂村白沙坑和睦邻福梓村)。

陈群第四世后裔陈明甫,妣林氏,生四子:均寿、均辅、均玉、文光,并从长汀东陂岗迁移上杭县珊湖乡开基。第七世陈宗珊举家又从上杭珊湖乡迁居永定抚市骊龙坑开基。

明成化十四年(1478),原上杭县析出胜运、溪南、太平、丰田、金丰五里设置永定县,自后,陈魁后裔陈嵩、陈岳、陈峰,陈璋后裔陈福兴,陈雍后裔舜乔、陈荣来,陈群后裔陈宗珊等为永定陈姓的开基始祖。

第二节分布

一、虎岗乡

田背村。田背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世(上杭第六世)陈珠钰,从上杭迁移永定虎岗田背村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3代24户100人。

龙溪路口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七世陈念八郎,从本县培丰镇长流村迁来开基,属陈璋后裔,现已繁衍23代52户262人。

汉洋暗桥下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八世陈仲二郎,从汉洋麻园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0代43户260人。

二、高陂镇

上洋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零二世陈龙墩,于1522年从虎岗田背村迁来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8代803户3271人。

黄田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秀,从本县陈东乡下坪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264户1367人。

沾坑大片坑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四世陈云山,从本县湖雷凹下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24户121人。

睦邻福梓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五世陈舜乔(名隐翁),从漳平永福蓝田村迁来开居,属陈雍后裔。

西陂白沙坑村。该村开基始祖是从漳平永福蓝田陈舜之次子陈维清,留居白沙坑村开基,属陈雍后裔。

三、坎市镇

秀山县坑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零一世陈成万,从本县坎市碧溪迁秀山南山石坡头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

坎市街陈屋。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零七世陈伦成,名学诗,1942年从广东潮阳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4代2户10人。

四、培丰镇

长流村。长流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九十四世陈念八郎(福兴长子),于明朝正统七年(1442)从龙岩白土龙洲坑龙聚村(今龙岩市东肖镇)迁来开基,属陈璋后裔,现已繁衍24代1120余户5300余人。

老富垅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玠,号陈念一郎,于宋末元初从本县上湖雷耀湖寨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300户1600余人。

东中禾呈头村。该村开基姓始祖是陈氏第一百零二世陈万兴,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间从虎岗汉洋暗桥下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50户220人。

田地岭东村。该村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八世陈石麟,从长流村迁来开基,属陈璋后裔,现已繁衍20代40户160余人。

五、抚市镇

五湖泮坑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五世陈荣来(名椿容),从漳平永福蓝田村迁来开基,属陈雍后裔,现已繁衍22代20户200余人。

鹊岭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四世陈宗明,约于明永乐年间从本县下洋古洋村迁居抚市龙窟居住,后于明万历年间举家转迁鹊岭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2代96户509人。

五湖寨下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五世陈文瑛,从湖雷上南凹下迁来开基,该村沿用凹下世系,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11户29人。

五联上街头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世陈绍增,从本县高陂镇睦林福梓村迁来开基,属陈雍后裔,现已繁衍4代。

里兴村上陈。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二世陈瑞,从本县城郊桐树坪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2代18户83人。

里兴村下陈。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九十四世陈宗珊,从上杭县珊湖乡迁来开基,属陈群后裔,现已繁衍25代8户35人。

六、龙潭镇

虞溪、铜联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启宗,于元成宗改大德之年(1297)从本省泉州安溪县孟头市迁来开基,属陈昆后裔,现已繁衍27代189户2600人。

后斜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三世陈宗兴,从湖雷上南凹下迁抚市冷水坑居住,后因谋生维艰,不久又转迁联中后斜开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1代 。

西坑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九十七世、后斜村陈宗兴第五代陈福隆,从后斜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1代5户23人。

营盘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三世陈思恩,从本县培丰镇长流村迁来开基,属陈璋后裔,现繁衍22代11户50余人。

七、湖雷镇

上南凹下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伸,又名陈三九郎,于宋末元初从宁化石壁迁徙长汀县东门外十里铺,后转迁湖雷上南耀湖寨居住,其长子陈胜受又转迁凹下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6代118户432人。

上南蛟塘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五世陈惟宣(号静山),从耀湖寨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18户88人。

上南耀湖寨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九十一世陈立纪,因兄弟分家从凹下到耀湖寨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26户359人。

上南湖窟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二世陈志生,从凹下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63户312人。

上湖桥边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超,从本省宁化县石壁村石寮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71户303人。

下湖雷上街头。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四世陈嵩后裔陈梅嵩之裔孙,名已失考,从城郊古镇坪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7户27人。

罗滩黄渡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二世陈伯四郎,从城郊古镇坪迁来开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

八、堂堡乡

三堡内长岭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四世陈文聪,从本县高陂镇黄田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10户50余人。

九、合溪乡

合调上村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一世陈惟才,于清代从上湖雷上南凹下村迁来开基,现已繁衍23代3户11人。

十、金砂乡

黄土坑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九世陈玉珍(号百三郎,陈梅山之三子),为拓展家业,于明代从上杭稔田丰郎 村迁来开基,现已繁衍25代29户133人。

十一、凤城镇

(一)东坊居委会陈氏

石林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七世陈石林,从本县高陂镇上洋村迁来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3代2户9人。

海勋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108世陈惟益,从本县仙师乡大坪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至24代 。

永祥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六世,从本省平和县小芦溪迁来定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3户11人。

嘉文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六世陈嘉文,于明成化年间随父留居永定县城东门居住,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7代10户46人。

虞丰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亩堂后裔,原居仙师大坪,后转迁县城西北(今凤山酒店)开基,至陈氏第一百零七世陈十二满仍留居东坊居委会

(二)西北居委会陈氏

尧庆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七世陈尧庆,于建国前从广东梅县松口梅教田背村来永定做工谋生,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于西门坝子里,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3代4户14人。

克定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为开漳圣王陈元光裔孙陈克定,于1944年来永定县医院工作,现举家定居于西门坝子里,现已繁衍3代9人。

(三)南郊居委会陈氏

大陈屋泰阳、洪昌户:该两户陈姓开基始祖为陈氏第九十六世陈惟盛(名亩堂),其上祖陈璋在县城为官,曾从仙师大坪村迁县城西北居住,后陆续移居城关南门陈氏总祠(后称大陈屋),属陈嵩后裔,后洪昌户又继原北门陈屋中兴公后裔四郎公宗脉,属陈峰后裔。该两户现已繁衍23和24代。

石隆户:该户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九十一世百三郎,从湖雷前坊陈府迁城关管山前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5户25人。

增春户:是继承中兴公宗脉陈十一郎后裔,原居上巷陈屋(今法院院址)。现已繁衍2户5人。

(四)大园居委会(含原黄泥塘、官田里)。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九世陈百九郎,从原峰市新田岗迁来开基,其后裔陈千五郎迁官田里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7代。1998年,因棉花滩水电站建设需要,移民至练坑,并于9月3日正式挂牌为“凤城镇大园居委会”。

十二、城郊乡

桐树坪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五世(陈梅嵩第十七代)陈仰嵩,从古镇坪迁桐树坪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32户210人。大洲

下斜村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六世陈惟盛(名亩堂)之子陈某某(失考),迁来开基。陈亩堂之裔孙陈竹溪继承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

南漈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嵩之第八代陈某某(失考),从古镇坪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7户39人。

三峰村(含寨上、新田岗、黄竹岗、胡龙)。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六世陈六郎,从宁化石壁陈德村南迁峰市归龙山下。传至七世万一郎、贵荣及其后裔迁至寨上、新田岗、胡龙等地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5代。1998年,因棉花滩水电站建设需要,全村移民至城郊乡罗拳头,并于同年9月3日正式挂牌为“城郊乡三峰村”。

十三、仙师乡

大坪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宗,从本省的宁化县石壁村移居下溪南倒坑斜梅子窠定居。明弘治三年(1490)又转迁大坪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6代12户357人。

水城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九十一世陈福缘,先迁居至仙师黄竹塘的屋藏窠,后转迁仙师水城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 。

书华村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佐,于宋末元初从宁化石壁迁徙永定金丰里奥杳山下口开基,后因势单力薄,其子十二郎转迁上杭丰朗。十二郎之子三七郎后又迁峰市,不久转迁书华塘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8代62户245人。

三坝犁头咀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零二世陈贵荣,原居峰市大园黄泥塘村,后常到犁头咀急诊狩猎,与一寡妇相爱结合定居,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4代20户85人。1999年,因棉花滩水电站建设需要,移民至该乡黄田埔。

忠漈犁泉坑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九世陈千三郎,从原峰市三峰迁来开基,属陈峰后裔,现已繁衍23代。1998年,因棉花滩水电站建设需要,现已移民至锦西木子坑村。

十四,峰市镇

新坑庵前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世百三郎,从寨上迁下水新坑庵前开基,属陈峰后裔,现繁衍25代。

十五洪山乡

田梓村上、下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三世陈四二郎,从仙师书华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8代45户200余人。

尚贤村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安,于宋末元初从宁化石壁陈德村迁南靖县书洋村粪箕科开基,后裔第十一世陈怀平又转迁洪山尚贤村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3代户人。

十六、岐岭乡

下山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林(号九十九郎),于元朝初期从宁化石壁村迁上杭胜运里芝麻塘开基,后又转迁陈东水尾岗,因常游猎于下山,即于元成宗年间(1317)移居下山村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8代500户2000余人。

蒲山村(含松岭、塘下)。该村陈姓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佐,于宋末期间从宁化石壁迁徙至永定奥杳山下口开基,其后裔孟八郎又从奥杳山下迁蒲山村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195户843人。

龙湖陈屋楼(又名凹下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系陈氏第九十九世(陈文满裔孙第十二世)陈应恒,从下洋古洋村迁来开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 25户80余人。

丰村村(含上、中、下丰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是陈氏第一百世陈加礼,从下洋古洋村迁塘科里开居,后第一百零二世陈奇道迁茶头岗定居,其弟陈奇新迁上、中丰村定居,至第一百零三世陈亦珍迁下丰村定居,属陈嵩后裔文满户,现已繁衍27代133户562人。

十七、陈东乡

下坪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秀之次子陈兴二郎,从本县高陂黄田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2代100户412人。

马山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五世陈祖吴,从本县培丰大排老富垅村迁来开基,现已繁衍23代14户36人。

十八、湖坑镇

西片陈屋。该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一百一十世陈阿六,于1972年从广东潮阳谷饶镇深洋村来永定承包建筑技术工程,尔后在湖坑西片定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代1户5人。

十九、大溪乡

莒溪寨子里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梅金,从上杭丰稔迁陈东水尾岗居住,后由于该地贫乏,没有发展余地,不久又举家转迁大溪莒溪寨子里定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4代 200余户1000余人。

黄仕坑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二世陈富一郎,被黄仕坑刘姓夫妇从本省平和县东槐乡新寨村抱养为嗣,后改名为陈富一郎,后裔孙均姓陈,现已繁衍24代58户252人。

二十、下洋镇

古洋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八世陈文满,随父邓三九郎从宁化县石壁村向南迁徙至陈东水尾,不久又沿金丰溪继续南迁,定居于古洋村,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6代 200余户1000余人。

初溪上村。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九十二世陈志德、志和兄弟,从本县上湖雷耀湖寨迁来定居,属陈嵩后裔,现已繁衍25代68户348人。

丹竹村大坪里。该陈姓开基始祖系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黄沙第十四世陈某某(失考),卒后其妻带孕改嫁下洋镇丹竹大坪里黄氏,生下一男继二代,定陈氏,后裔均为陈姓,属陈嵩后裔文仲户,现已繁衍20代3户11人。

二十一、湖山乡

桂竹洋陈屋。该村陈姓开基始祖系陈氏第八十九世陈仲贤后裔陈英,从本省平和县小芦溪村迁来开基,属陈嵩后裔文满户,现已繁衍24代10余户50余人。

第三节谱牒

一、永定《颍川陈氏族谱》

1998年8月出版。该谱全面、翔实地记载了国姓陈氏总源流和全县79个陈姓村的始祖源流、繁衍生息、户数人口以及文化、教育、迁移、人物等的兴衰起伏情况,由永定县方志委副主任陈树浪主编并作序,陈桂添、陈贵球担任副主编并作二序,全谱200余万字1500余页,附有照片30余幅和书法家、名人、教授等的题词。

二、虎岗汉洋暗桥下《颍川陈氏族谱》

手抄本,编修时间、编修人不详。

三、高陂上洋村《陈氏族谱》

第一次编修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由该村第十二世裔孙陈中谠主编并作序,全谱记录了几代人东迁西徙、族人成就、墓葬等情况;第二次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第十九代孙陈经策增订,记录该村100多年来繁衍生息情况,手抄本;第三次于光绪十九年(1893)由该村第二十代裔孙陈咸政主修,共57部855册,该谱门类齐全,内容详实,但现存只有几册;第四次于1993年重修,由该村老年人协会主编,共400多页30余万字,是有史以来较完整的一部。

四、高陂黄田《陈氏族谱》

共四本。第一谱修于1880年,手抄本,记录从轩辕黄帝至黄田开基后传到11代,由19代裔孙陈开福主修,谱名为《陈氏源流世系谱》;第二本为《陈氏大宗谱》,修于1924年,手抄本,由该村19代裔孙陈永先主修,该谱上溯源流清晰,记录黄田开基后传到14代和江州义门陈氏系列家训,皇封对联以及东佳书院诗句等;第三本为《陈氏源流世系总图》,修于1898年,手抄本,此谱世系内容较简,且残缺不全,由该村19代裔孙陈树芬主修;第四本为《陈氏宗谱》,修于1985~1990年,由该村19代裔孙陈江霖主修,并结合以上三本和《中华陈氏通书》进行全面系统整理修编,上朔轩辕黄帝至黄田开基后传至23代的繁衍生息情况,此谱较完整,手抄本,全谱约8万余字。

五、高陂睦林福梓村《陈氏族谱》

打印本,1996年12月编修,记述贡川陈氏陈雍派的源流、分布、繁衍等情况,陈焕先主修。

六、田地岭东《陈氏族谱》

手抄本,后由该村陈石权带往广东。

七、培丰老富垅《颍川陈氏文玠户族谱》(上下册)

手抄本,修于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岁季春月,记述该村世系第一至十八代,由该村第十七代裔孙陈尉堂主修。

八、抚市鹊岭《陈氏族谱》

重修于民国32年癸未岁春月,手抄本,记述该村陈氏开基后的繁衍世系,主修陈合书、陈和辉。

九、抚市里兴上陈《陈氏族谱》

手抄本,修于民国18年,主修人不详。

十、龙潭虞坑、铜联《颍川虞宗陈氏族谱》

第一次修于清顺治十年(1653),第二次修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第三次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第四次编修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均为手抄本,主修人分别为陈上升、陈占先、陈鹏南、陈畴恩、陈之驹、陈上箴。主要记述该村陈氏开基和繁衍生息、著名人物等情况,现存。

十一、培丰《长流陈氏族谱》

电脑排印本,修于1997年丁丑岁春月,全谱内容根据长流陈氏从龙岩东肖的上祖陈毅庵和长流陈氏开基始祖念八郎的有关资料和村族各房先贤遗下的手抄资料整理而成,主修人陈盛嘉,顾问陈雅年。全谱约40余万字,记述长流陈氏自开基至传下24代的繁衍生息情况,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部较完整的族谱。

十二、湖雷凹下《陈氏族谱》

编修于明天启年间,手抄本,主要记述凹下陈氏开基至5代繁衍迁移等情况,由该村陈希圣创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岁季春月由该村陈尉堂续修,手抄本。

十三、湖雷桥边《陈氏族谱》

修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岁仲月,记述该村陈文超传下世系及开基繁衍情况,手抄本,主修人陈日光。

十四、湖雷湖窟里《陈氏源流族谱》

修于1924年,记述该村开基始祖及其繁衍世系,手抄本,主修人陈金书、陈尧书。

十五、仙师水城《陈氏族谱》

手抄本,在搬迁时遗失。

十六、仙师大坪《陈氏源流考》

油印本,修于1984年4月,该谱内容丰富,载有陈氏谱序、源流、世系、传记等,为永定较完整的一本谱料工具小册,主修人陈桂添。

十七、仙师书华《陈氏族谱》

手抄本,抄录于60年代,抄录人陈如添,记述该村开基后的世系脉派和墓葬等情况。

十八,岐岭《下山陈氏族谱》

修于1940年,载有开基后世系至20代,并有源流、小传、总系等内容,手抄八开线装本,主修陈壁如。在此基础上,1997年丁丑岁秋,又组织编修新编《下山陈氏族谱》,电脑排印本,世系续至28代,全谱约60余万字,主编陈源顺,顾问陈菊曾、陈树浪。

十九、岐岭《蒲山陈氏族谱》

原存老谱一本已佚。1990年,在老谱基础上组织编修《蒲山陈氏源流家考》,油印本,较详细记载蒲山开基始祖和世系源流、历史发展、人口演变等,主修人陈宗元。

二十、陈东下坪《陈氏源流策谱》

毛笔手抄本,修编于1936年,记述上祖及该村世系源流,编抄人陈伦贤。

二十一、下洋《古洋陈氏族谱》

石印本,修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除记载陈氏源流外,还载有历代陈氏名人、烈女录、小传,主修人千二十郎。另有《陈氏裕昌堂族谱》,修于道光二十年(1840),主修人陈君友、陈君通;《陈氏族谱》,手抄本,修于民国六年(1917),记述该村世系脉派、源流等,主修人陈炳麟、陈锦添;《陈氏族谱》,修于1995年,主修人陈茂涛。

二十二、下洋暗家斜《颍川郡陈氏志派》族谱,手抄本,1993年编修,主要记述村该陈氏始祖从湖雷上南分支和开基后的繁衍生息情况,编修人陈初财。

第四节文物

一、墓葬

陈魁,字参琉(陈元七子),出生于陈氏江州义门世家,多才多艺,通读诗书,遵循祖训,敬宗睦族,备受家祖器重。宋时,科中进士。江州义门分析后随父置治新庄,后奉父母命带家口入福建汀州府任太守,定居于宁化石壁葛藤凹陈德村,生昆、仑、嵩、岳、峰五子,后裔遍布大江南北,四海神州,人数约18万余人,尤以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为多。

陈魁在汀任职期间,廉洁奉公,致力于汀府各项事业,为民造福,深受府内民众赞誉。逝世后,原葬在长汀城内塔岭(今长汀师范)。1990年,因国家建设需要,迁葬于城郊北山(今长汀县化肥厂后山)。碑文为:大中华民国三十七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五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丑时重修。公元1990年庚午岁十一月吉日再重修。宋进士八闽汀始祖考讳魁陈公、刘一娘夫人之茔墓。凡男:昆、仑、嵩、岳、峰五大房嗣孙合奉袏。左小碑文为:一九九O年庚午岁古历三月二十日吉时修,颍川堂陈氏始祖考讳魁公之墓。汀州陈氏族仝立。

陈雍墓:陈雍,字希文,贡川陈入闽始祖,逝世后葬贡川(今永安市)。

二、祠庙

永定陈氏总祠: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岁正月初十日,位于永定县城文昌宫之右,现为五马巷,坐北向东南,癸山兼丑,占地面积约500余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汉剧团。

抚市骊龙坑外陈氏公祠:名“德星堂”,建于民国七年(1918)戊午岁十月,由全县陈氏24户并有广东梅县、兴宁、大埔,龙岩,平和,南靖等地陈氏共27户捐资,本县高陂上洋陈润阁、虞宗户陈政希两人主持兴建,占地面积约300余平方米。

此外,县境内还有高陂上洋陈氏家庙、黄田陈氏总祠、长流陈氏总祠,抚市鹊岭怀庆堂、龙潭虞溪、铜联陈氏大宗祠、仙师大坪陈氏宗祠、岐岭下山二帝庙、崇本堂等79个陈姓村66座宗祠。

三、纪念亭、土楼

毛泽东纪念亭。位于岐岭乡下山村的牛牯扑,海拔780多米。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以“杨主任”身份偕夫人贺子珍,在粟裕率领的警卫人员的护送下来到金丰大山的牛牯扑,一边养病,一边指导革命斗争,亲自点燃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烈火,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苏维埃红色政权纷纷建立。195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金丰大山的丰功伟绩,由省、县拨出专款在牛牯扑村兴建一座300余平方米的毛主席纪念亭,现成为全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基地。

高陂上洋遗经楼。位于上洋村内,始建于1803年,建成于1844年,是上洋陈氏第十六代孙陈华兴所建,占地面积17亩,是全县最大的方形土楼,气势恢宏,中外游客不断,现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人物

陈佐廷(1864~1942),字荫棠,陈东下坪人。光绪十四年(1888)中秀才,候补“优廪生”。曾在永定、南靖和广东大埔公私立中小学执教国文、历史等科。民国29年(1940)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的”教学五十年极优教师奖状”,誉满闽西粤东。同年参与编修《永定县志》,是7位编纂者之一。陈佐廷一生作诗600余首,编成《鉴塘诗稿续集》出版。他的诗歌抒发自己爱国爱乡的情怀,激励了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1942年夏逝世于故宅。

陈笃卿(1896~1935),岐岭乡下山村人。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参加全县党员代表会议,后参与领导金丰、岐岭农民武装暴动,接着任金丰区委书记、工农红军第九军红三团、红一团领导,并转战江西,参加一至三次反“围剿”战斗,立有战功。民国21(1932)任省苏财政部副部长、部长。1934年冬,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翌年牺牲于长征途中,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正(1905~1931),原名成都,下洋古洋村人。1922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开展农运工作,历任中共永定县委组织委员、县委书记,闽西特委委员、常委,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兼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闽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等职。1931年,在虎岗被误认为“社会民主党”而错杀,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将其故乡古洋村更名为“陈正村”。

陈荣琚,男,1938年生,高陂镇上洋村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美术系,现任北京电影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中山书画社秘书长及艺术委员会主任,中顾委文津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民革北京市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港澳联络委员会委员等。出版专著有《书法概论》、《书法概论参考资料》,被收入《北京书法家名鉴》,编入《国际当代书法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教育家名人录》。

陈初撰,1928年8月生,新加坡华侨,原籍下洋镇初溪暗家斜村。历任新加坡永定会馆财政、会长,新加坡南洋客属陈氏公会主席、永远名誉会长,新加坡丰永大公会董事;新加坡丹戌百加客属福德祠董事;颍川公所陈氏宗亲总会主席等社团要职。1993年独资18万元兴建下洋东澡堂,1995年捐资13万元修建洋芦公路初溪路段,还慷慨解囊捐资建下洋侨育中学、下洋华侨医院、月流医院等,并热心支持乡梓教育和卫生事业,乐助编修《永定陈氏族谱》款6000元。

陈永源,1937年生于印尼,祖籍岐岭乡丰村村。曾担任印尼亚洲集团总裁,印尼环球贸易公司暨香港荣源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印尼工商总会印中贸易理事,印尼电子同业公会顾问。还担任印尼中华回教协会主席、印尼中华会馆学校校友会会长、印尼贫苦儿童基金会会长、香港闽西同乡会和永靖同乡会名誉会长等社团要职。他热爱桑梓,曾独资创办侨源中学,捐建城关古镇大桥等多座桥梁,为永定多家中小学、医院、侨联分会捐赠巨金或车辆,还在本县岐岭、龙潭等地兴办企业多家,并为编修《永定陈氏族谱》乐助3000元。

陈康容,女,原名月容,岐岭下山村人。侨居缅甸。15岁随父回乡。接着就读于集美学校深受革命师友影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民 国23年(1934),为避免当局注意,回缅甸执教于仰光华侨女中,同时投身于华侨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6年,国内团结抗日形势日显,即毅然重返厦门大学就读,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文化工作,并加入共产党。“七七”抗战爆发,担任厦门慰问抗战将士工作团宣传股长。11月,党组织送她到龙岩后田村中共闽西南特委第一期训练班学习,改名陈康容,这时结识了特委宣传部负责人黄会斋(现名黄康)。

民国27年(1938)3月,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特委适应形势需要,派一批同志深入农村工作,康容被派回老家岐岭。经当地中共党支部书记、“保长”陈荣松介绍,化名陈容到岐岭小学任教。好一边教书,一边担任支部宣传委员,通过夜校和“抗日救亡剧团”开展抗日活动。

民国28年(1939)春,与黄会斋结婚。这时,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形势逆转,陈荣松等同志转移到金丰大山打游击,岐岭党的工作主要由康容负责。同年秋,她奉命佯称要回缅甸,到特委机关工作,后又随机关先后迁到大埔和梅县丙村。

民国29年(1940),正当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她在丙村一个革命接头户家中产下一个男婴。取名“小蛮牛”。入夏,其夫黄会斋调往闽南工作,她则重回岐岭。不久,省保安团团长谭嗣新驻扎岐岭,“地下党员”陈其光叛变,斗争日趋尖锐。

这年秋天的一个深夜,陈荣松突然来通知她,县委命她立即转移上山。第二天上午,她正要撤离,一批保安团士兵已出现在她面前,她被押解到抚市。最先提审她的是营长张耀轩、一个追求过她的旧日同学,张软硬兼施,要她说出共产党地下组织情况并要她嫁给他。她立即斥责了张的无耻要求。接着保安团团长谭嗣新又来诱降,也遭拒绝。同年9月17日,陈康容在抚市英勇就义。

就义后,永和靖县委随即派熊克庭、陈永安在彭坑组织“康容支队”,在群众和康容的战友的支持下,活跃在金丰大山周围乡村,开展反顽自卫斗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从宛丘到玉林一次跨越千年的“南漂”

2022-11-2 14:38:08

现代名人资讯

陈宝箴主修的故里宗族通谱

2022-11-4 8:07: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