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乐安排行世系及源流之考证与分析
——陈昌达 陈卫 贵州纳雍
各位老少宗亲首先看看下面的世系表:
1.守先(文昌)(分庄84世)——陈亨——陈富——陈玉——广潮——廷瑞——凤兆——安炳(91世,南京起祖)——光耀——祖忍——仲递——贤比(95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黔始祖)——文爱——芳姿——万殿——铃案(彦)——裴宽(山)——纶升(晏)——世贵——大满(汝字辈)(天启二年,即1622年奢安之乱时大满公七岁)——嘉礼(104世);
2.守先(文昌)(分庄84世)——陈亨——陈富——陈玉——广潮——廷瑞——凤兆——安炳(91世,南京起祖)——光飏——祖耐(讨)——仲需——贤英(95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黔始祖)——文齐——芳绍——俊殿——铃彬——裴连——纶修(101世)。
首先,探讨世系及源流问题。
- 为什么要接“守先(文昌)”,我们排行是乐安排行,在义门分庄时,所分庄名都与地名相对应,乐安庄对应乐安县,庄名与地名相统一,后人在序其排行时,为了子孙后代不忘分庄名,所以才命名叫乐安排行。
- 第85世至第88世是陈卫和提供的资料,来源湖北恩思巴东金象坪分房前世系:陈亨——陈富——陈玉——(广运、广明、广潮、广贤),其中广潮——(廷瑄、廷瑞、廷琪、廷珠);陈亨——陈富——陈玉——(广运、广明、广潮、广贤),其中广贤——(廷璋、廷瓒)。
- 从代均及历史年代推断,此世系没有断代。从天启二年(1622年)奢安之乱大满公七岁,二满公三岁算起,到现在(2023年),其间经历了401年,“汝”字辈到“昌”字辈共历14代人,代均为6,昌字辈上三辈及下三辈都属于特殊,不计其内;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天启二年(1622年)奢安之乱时,历经241年,“贤”字辈到“汝”字辈共历九代人,代均约为28左右;按此推算,“廷瑞公”到“贤比公”七世人,按六代计算,大约历经160年左右,1381-160=1221(年),与刘宰(1166—1239)生活在同一历史年代相吻合。刘宰写诗《访陈廷瑞有感》,表明“陈廷瑞”真有其人,并且与作者刘宰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应该是同一地方之人,且与作者关系非同一般。如果不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作者不会写诗进行讴歌;从分庄(1062年)到1221年,其间历经了159年,共计五到六代人,大约在26.5至31.8范围之内,也完全符合常理。
其次,探讨分庄问题。我们的排行是乐安排行,经过多方考证,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义门陈氏乐安庄。在义门分庄时,所分庄名都与地名相对应,乐安庄对应乐安县,分庄祖守先(第84世),原名文昌,娶段氏,始迁江西乐安县;后部分迁瑞昌市范镇,仍名乐安庄。现分布:守先公后裔齐公迁徙到湖广黄州府(今湖北黄冈)蕲州蕲春大同下乡定居。陈家湾开派鼻祖陈宝,字熙直,于元朝末叶出生于先世子齐公徙居的湖广黄州府蕲州大同乡,这是其中一个支系。我们是其中一个支系,直到现在放着,还没有对接而已。庄名与地名相统一,后人在序其排行时,为了子孙后代不忘分庄名,所以才命名叫乐安排行。分庄是江西乐安,其后裔中的一个支系,即我们支系的廷瑞公和廷璋公。其后裔安炳公在南京应天府做官,迁徙到南京应天府。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调北征南时,我们的入黔始祖贤比公和贤英公被调往贵州参与剿灭乌撒(今贵州威宁)土族,所以,才有我们祖籍:“南京应天府白马街柳树巷大水井”一说,这与我们多地老人的流传:“南京应天府白马街柳树巷大水井”为记相一致的,所以我们属于义门乐安庄。
最后,探讨入黔始祖问题。入黔始祖应该是“贤比和贤英”二公,并不是“万殿公”。
第一、从很多老谱记载推断。经过收集老谱资料,即赫章德卓和昭通盐津老谱本记载:“殿”字辈不只“万殿”一人,为什么很多人说乐安排行后裔全部是万殿公之后?(“殿”字辈有:万殿、朝殿、奏殿、藩殿、宪殿、朵殿、乃殿、願殿、再殿、俊殿、佩殿、佐殿、巽殿、署殿14个)。这14个“殿”字辈中,在乌撒即威宁居住的就是万殿和俊殿,俊殿在昭通还有后裔。
第二、从历史年代推断。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天启二年(1622年)共计241年,经历“殿铃裴纶世”五代人,每代约合48年,还是把“殿”字辈算进去;如果不把“殿”字辈算进去,每代约合60年。从以上两个数据来看,这不符合逻辑。从《通谱》第256—259页中可以看出:纶楷公与世祥公是父子,纶楷公亡于1488年,世祥公亡于1622年,相差134年,也就是说世祥公生活了至少134年,这有悖常理。实际上,经过考证,征战麓川应该是万殿公。麓川战役分为四次,时间从1436年到1449年,即万殿公应该为明朝中前期人。“贤”字辈入黔到“汝”字辈发生奢安之乱九代人,与“管家及赵家”经历九代人才相吻合。
第三、从碑记推断。五里屯“显仁”公碑记是个很好的例证。“昔我祖籍:系南京应天府,原居柳树巷大井边。洪武十四年,始祖陈才随付友德将军往征贵州,后简调我祖卫守乌撒指挥签事于封武略将军。落业张旺屯,葬于大坟院……”。虽然不敢肯定陈才是贤比或是贤英或者都不是,但是,这肯定了入黔始祖不是万殿这一说法。有人提出孤证不立,这我同意。但是在大坟院,现在所谓的“万殿”公墓往下第六排是“裴连”公墓,这是在大坟院修理坟墓的人所肯定的。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从古至今葬坟,按辈分从上往下。怎么裴连小万殿两辈,坟墓跑到第六排去了?由下往上推,现在万殿公墓所处位置应该是“贤”字辈的墓葬。这也推断入黔始祖应该是“贤比和贤英”。
第四、从传说推断。很多地方的传说为:洪武十四年,兄弟二人跟随傅友德一起来黔剿乌撒,祖籍为:南京应天府白马街柳树巷大水井为记。这与五里屯碑记相吻合,与老谱记载“扬州洪水井”相一致。与“万殿”公孤身一人来剿乌撒相矛盾。
附:
《访陈廷瑞有感》
【作者】刘宰 【朝代】宋
间维有常度,曜(yào)灵无停辀(zhōu)。
翩翩叶辞柯,过眼绿已稠(chóu)。
弱榦(gàn)不盈尺,忽已高岑楼。
念昔过庭日,朋来悉良俦(chóu)。
我年未成童,子少无与侔(móu)。
我质本驾骀(dài),蹇(jiǎn)步畏阻修。
子如渥洼(wòwā)驹,猛气已食牛。
当时二老人,笑语欢且酬。
门户各有托,宁计才与不。
登门如昨日,星纪逾再周。
二老安在哉,体魄归山丘。
隔屋闻读书,玉树锵(qiāng)琳球。
呼灯使来前,秀气炯双眸。
问之垂九龄,属对解冥搜。
感此伤我心,泪下不可收。
来者日已长,逝者挽不留。
其间我与子,能阅几春秋。
宁复青衿(jīn)佩,与子从亲游。
幸子齿犹壮,有母方白头。
刷翮(hé)凌青霄,足胜负米由。
而我风树悲,耿耿何时休。
四十已无闻,过是夫何求。
矧(shèn)复病日侵,见面良可羞。
竹实不疗饥,芰(jì)制非寒裘。
躬耕苦勤劳,代耕多悔尤。
学仙竟谁成,百年等浮沤(ōu)。
挽仰天地间,身世真悠悠。
时雨涨绿池,好风交平畴。
嘤嘤出谷鸟,汎汎(fàn)川上鸥。
遇景适会心,旷望聊夷犹。
刘宰(1166—1239),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光宗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调任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tuō zhòu)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qí)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