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果石庄源流考
江州义门陈一世祖伯宣公,游览庐山时择圣治峰宝地而居,即九江太平宫。
二世祖陈檀公。
三世祖陈旺公,移居江西德安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艾草坪,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为义门陈开基祖。
四世祖陈机公。
五世祖陈感公。
六世祖陈兰公。
七世祖陈青公。
八世祖陈仲公。
九世祖陈崇公。陈崇公,字克遵,为义门陈第三任家长。主家政廿八年,制定家法三十三条,主持创办中国第一所从幼学、中学到大学全体系、最完整的私立学院——东佳书院。
十世祖陈衮公,妣孙氏,生子五:昉、锡、曜、良、税。
十一世祖陈锡公,妣方氏,生子二:恭、弯。
十二世祖陈恭公,妣王氏、李氏,生子二:宗俞、宗臣。
十三世祖宗俞公,妣解氏,生子三:昇、进、暹。
十三世祖宗臣公,妣曹氏,生子二:及、登。
十四世祖陈进公,生子二:思渊、思澄。
十四世祖陈及公,生子一:思洪。
十五世祖思澄公,妣周氏,生子二:菊逸、菊迪。
十五世祖思洪公,妣韩氏,生子四:宣、定、实、宥。
从兄弟思澄、思洪二人代祖宗俞、宗臣二公分家析产,迁居永兴果石庄,为永兴果石庄第一世祖。
思澄公,字国荣,宋敕思成郎。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拜命而迁,迁居果石庄柏林(现洋港中心小学旁)。
思洪公,字国深。时嘉佑八年(1063年),义门家法,每岁分命能子守各庄,公主事咸宁庄。岁暮代归,道经龙川(现龙港),夜宿清溪(现小溪),梦神语云:遇果则食,遇石则止。诘过亭子山(现栎朗坳)行至果石镇,公尝主是庄,乡人德之,争相迎候。且告曰:“义门分矣!澄公已至柏林,公当居此,吾属乐得为邻”。公叹曰:“数也!因语人以梦”。此地时属永兴县,故曰“永兴果石庄”。
十六世祖菊逸、菊迪公,孙辈迁城南柳峰西谷盘底自然湾(现木港镇东X陈家祠),后裔外迁黄石、大冶、鄂州、咸宁、通山、武昌等地。
十六世祖宣公,妣张氏,生子三:益、增、偕。益公字景升,X瑞昌东溪周宅,即花园北庄始祖;增公字景修,妣张氏,后裔迁阳新、大冶、咸宁、通山等地。
十六世祖定公,生子一:昌。官湖口遂家马,子外迁浙江、贵州、江西瑞昌、湖北嘉鱼及阳新等地。
十六世祖实公,妣彭氏,生子三:满、增、余,满公字景宏,生子二:仁吉、仁拱。吉公为上保祖;拱公为下磨祖。后裔外迁大冶、鄂州及海内外多地。
十六世祖宥公,生子二:盈、旻。迁瑞昌西门、紫溪、居八门港边园,古有赵家桥,即叫“赵陈”,后更名“肇陈”。后裔外迁湖北的通山、大冶、鄂州、蕲春、阳新、十堰和陕西、四川等省。
我澄洪二公分庄,迁来永兴,落业果石,瓜衍椒繁,愈炽愈昌,人文蔚起,英贤辈出。如洪公玄孙陈三公,讳士尹,抗金名将,尊称三将军,宋赠保义郎,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廿八世孙陈光亨,清咸丰帝国师四品卿衔,赐二品,户科掌印给事中,撰立新派“六十四”字……。
义门陈永兴果石庄数十万裔孙,遍布十余省百余县,乃中华义门陈第二大庄。
义门陈果石庄宗亲联谊总会
二〇二〇年岁庚子嘉月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