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义|从江西到兴义【兴义网】

有文史专家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贵州是个移民大省,而且多与历史上的调北征南事件和调北填南史实有关。尤其是地处贵州西南的兴义,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兴义人民的祖先都是从哪些地方移民过来的呢?
  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与贵州省黔西南黄草坝,历史奇妙地将他们紧密相连。在滇黔、川黔或者湘黔的古驿道之上,独轮车吱吱呀呀的歌唱,驿马脖颈上铜铃的鸣响,长途跋涉之中,江西儿女负荷征战的身影已伴随历史渐行渐远。然而,六百年后的今天,江西临江虽然早已更名为樟树,黔西南黄草坝已然变更成了兴义,但两地数百载编织的情结,在兴义人民寻根文化的推动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义,进村随便找一户人家,进入瓦屋里的客厅后,神龛上的对联大多都会出现“江西福主”字样。“江西福主”是谁?正是被世人奉为“四大天师”之一的江西人许逊,同时也被称为江西人民的保护神。公元239年,许逊生于江西南昌,字敬之,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是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在道教流派中,许逊与葛玄、张道陵、萨守坚四人,被人们尊奉为四大天师,而许逊又被称为许真人、许天师。在江西一带,人们始终把许天师尊奉为自己的保护神。相传,曾经的鄱阳湖一带有一条蛟龙作怪,水患不断,危害百姓,许天师与蛟龙大战几天几夜,最终战胜蛟龙,鄱阳湖一带才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宁静。因而,从江西迁出的人民,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调北征南,抑或是调北填南,也不管迁到什么地方,总会建“万寿宫”“铁树宫”等祭祀场所,里边就供奉有许天师的神像,甚至还有江西会馆商帮专门为许天师建设的庙堂。
  在兴义,除少数人家祖籍是南京或四川外,极大多数都是江西籍。人们提到祖籍的事,都会笑称自己是“江西老表”。而且,迁徙线路大多相近。
  兴义境内的何、王、龚、高、陈、李、吴等众多姓氏,只要留存有族谱的,其祖籍基本上都是江西。比如则戎镇龚氏,他们的《中华龚氏族谱》(联宗族谱·黔西南卷),就清楚地说明了祖先的迁徙线路。当年,龚氏家族先祖从江西出发,经四川,过遵义绥阳,最后到兴义南面的则戎定居下来;再如义龙新区顶效镇刘氏家族的先祖,依然是从江西,经四川,过遵义桐梓,再到当年的兴义顶效生息繁衍;鲁布格高氏先祖也一样,在当年的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十字街牌坊脚聚集离开,经四川,过遵义绥阳磨坝高家山,再迁至兴义鲁布格定居;乌沙陈氏家族的先祖,同样是从江西,经孝感,至遵义,再到兴义乌沙“安营扎寨”。这些姓氏当中,多留存着自家的族谱。有些人家因为曾经的战争或是天灾人祸,族谱遭受遗失或毁损。但是,只要提到宗族之事,都会清楚地说出自己先祖的迁徙脉络。
  兴义市乌沙镇义门陈后裔陈伦忠说,他们乌沙这个陈家,是属于义门陈的后裔。义门陈,起源于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在公元731年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始祖叫陈旺。
  陈旺遵循一个长辈陈伯宣老人遗愿,把家搬到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并在那里购田置产,建立了义门陈的家族文化。陈旺的后代中,有一个叫陈崇的,是当时声名远播的教育家,他制定了一套管理陈家的方法。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是陈家的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二条,家范十二则。从唐朝一直到宋朝,总的经历了332年,人口达到3978个人,十八代没有分过家。当时的陈家人口是比较多的。陈家建立得有专门的学堂,叫东佳书院。从唐朝一直到宋朝以后,各个地方的人都把子弟送到陈家的东佳书院来读书。
  陈家专门划拨得有一片土地,用这片土地的租金来专门供养这所学校的支出费用。当时,陈家以“忠孝”作为传家之宝,把“孝”字放第一位。整个义门陈,实行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家无私财,厨无别馔。
  就是任何东西都是大家统一的,包括大家穿的衣服都是共用的。陈家有自己的学堂、中医馆,几乎样样都有。甚至包括用餐,老人有老人餐,儿童有儿童餐。一直到了公元1063年的时候,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和包拯就向皇帝上书,说江右陈家的人口太集中,人气太旺,似有“王气”。皇帝就下旨,然后庞大的陈氏家族就分了家。
  当时用砸锅的这种形式,把锅从楼上砸下来,砸成291块,陈家就分成了291庄。291庄分布到全国十八个省市,现在各省都有义门陈的后代。兴义市乌沙这一庄属于义门陈第68庄,最初这个庄是分在湖北孝感,后因诸多原因又迁到了兴义乌沙。基本的迁徙线路,是从江西德安到湖北孝感,再迁到四川江津(现属重庆),从江津再迁到贵州遵义。大约在1840年左右,又迁到兴义乌沙。迁到兴义乌沙的始祖,名字叫做陈光亨,因战乱族谱遗失或毁损等原因,现存的文字记录很少。从碑文上考证下来,乌沙义门陈迁到兴义的始祖陈光亨,其官职是一个文林郎,后面升为武义都尉。
  虽经若干代辗转迁徙到兴义乌沙,但义门陈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并未消减。目前,陈氏家族在这里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已发展近300来人。在乌沙这个地方,义门陈后裔六曾产生一个进士叫陈德广,在晚清时期颇有声名。陈德广的儿子陈大川,是属于中华民国革命军第六十军,第五百三十九旅,第一零七八团的中校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奋勇杀敌,壮烈牺牲。当时,他的遗体是在战场上火化以后,将骨灰运回兴义。据说,骨灰运回兴义当日,兴义群众自发列队迎接。现在陈大川的墓,在将台营山上依然保存完好。
  陈伦忠不无自豪的说:“我们这个家族在兴义乌沙,不管是在外工作也好,在家里面种地也罢,都是很本分的做人,都遵循了祖训。作为义门陈的后代,主要是以孝字为先,在遵循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出陈家独有的文化内容。现在乌沙搞旅游开发,作为黔龙古镇,我们认为陈家的义门陈文化,可以作为乌沙黔龙古镇的一个文化内涵,给它打造一下。能不能修一个“义门陈”庄园?把“义门陈”的家训、家法、家规等逐一展出,让其发扬光大……”
  “远索者溯而难稽,近族者犹可考而知。为子孙,不可不志也!忆我祖原籍:江西省宁江府清江县十字街牌坊脚,八房分支。吾祖迁移四川螃海塘筲箕塆。又迁遵义府西洋县南坪磨坝高家山,赵里九甲傅家嶆石嘴,生吾父。再迁移本省兴义府分司,捧鲊营属下小地名白登甲。迄今历有四十余年矣,三代人焉。虽不能大发家声,子孙世守,教法相传,纵云人往风微,要皆吾遗泽之所荫也!曷(hé)敢昧其本源?故序之。”
  在兴义市鲁布格小地名鸡山坟堡的地方,一座墓碑在松林里独自伫立,墓碑上的记载无声地诉说着墓主人及先辈的迁徙线路。
  墓主人叫高仕发,生于清嘉庆乙丑年三月初十,即1805年农历三月初十;逝世于清光绪壬午年七月初二,即1882年农历七月初二,阳寿七十七岁,是迁入鲁布格的高姓始祖。
  根据《兴义府志》《绥阳县志》《安龙县志》等史料推断,高氏先祖从江西迁移四川,应该是在“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属于有组织的移民。后来从四川迁移遵义绥阳,则属同省微调。因为当时贵州北面的遵义、绥阳、正安等黔北诸县,还属四川管辖。墓碑序文中提到的“宁江府清江县”,应是“临江府清江县”,“螃海塘”应为“螃蟹塘”,“西洋县”则应为“绥阳县”,几处笔误不难理解,都因方言所致。而“白登甲”,即是今天的兴义市鲁布格镇高家大水井。年代久远,这一地名今天早已不复存在。
  问祖寻根,重返绥阳,续修家谱,这是鲁布格一代代高姓子孙的愿望。如今,最初倡议修谱的长辈已先后辞世,空留下“重返绥阳寻亲”的愿望,让子孙后代叹息不已……
  这一段文字是记录兴义高氏先祖从江西迁兴义的脉络。其实,兴义这一区域,以陈氏、刘氏、王氏、高氏等家族为代表,其先祖从江西出发迁往兴义,基本上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移民大潮中,或因战争,或为生存,或有组织移民,或无组织自发迁徙,从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等地转个弯,而后经遵义,再辗转来到兴义。谁是兴义本土世居的民族?往上追溯若干代,祖先的来处几乎除了江西,还是江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小城故事多】义门陈后裔陈昌金:愿做一束微光

2023-7-11 19:22:29

资讯

义门陈旅游攻略

2023-7-13 11:59: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